退休不是终点,而是以另一种姿态践行入党誓言的起点。上海理工大学能动退休党支部书记、2025年度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周文铸用行动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诠释。
支部工作的“领头雁”
今年71岁的周文铸担任党支部书记6年多来,始终以一个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认真做好支部工作。他所在的党支部共有党员30人,最高龄92岁,80岁以上的占1/3。他团结支委班子,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支部活动,有效激发退休党员在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热情。

周文铸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讲专题党课
他本人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带头学、讲专题党课,同时组织支部开展线上学、专题学、案例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主题党日活动。中组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卫老干部处举办的在线报告会,每次报告会的通知他都是提前发到支部工作微信群,并在报告会的前一天再次提醒支部党员及老教授学习收看。他鼓励党员不断学习,促使大家正确理解中央的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与时俱进,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每年的校情通报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走访慰问工作等,他带领支委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组织“三看”活动时,周文铸主动策划方案、落实路线,一路上细致关照老同志。很多党支部都愿意和他一起联合开展,因为“跟着周老师,我们放心、省心、安心”。在能动学院学习工作40余年,且做过学院工会主席,因此不管是年长的还是低龄退休干部,他都熟悉,被大家称为“热心肠”。学校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对一些高龄的不能到现场参加颁发仪式的老党员,他第一时间将纪念章送到他们手中。2024年,该支部被授予“市教卫系统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热心奉献的“活雷锋”
在学校离退休党委领导下,具有50年党龄的周文铸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冠疫情施虐最严重时期,他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行动,踊跃参与社区的抗疫防疫工作,承担起宣传、捐款、分发物资以及轮流执勤等各种工作,力所能及地开展抗疫防疫,参与一线工作。即使在上海封城、各个小区封闭期间,他也积极带头冲在第一线,踊跃参与上理小区的志愿者服务队。小区封闭初期,当在微信群看到有退休教师家里快断蔬菜断厨房用品时,他主动拿出了各种蔬菜及时送到该教师的家门口,解决了燃眉之急。他与学院分管离退休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牵头,会同学院工会主席以及学院老教授协会等共同参与,经常研究离退休工作,实时掌握老党员老教授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组织走访慰问退休党员及老教授,落实对孤老、独居、生活困难等特殊老党员的“一对一”结对工作,及时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关心青年的“不老松”
周文铸退休后被学校聘请为特邀党建组织员,联系材化学院,一做就是十年。其间,他积极参与学院的党建工作,与入党积极分子交流谈心、座谈,定期为他们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学四史、守初心、担使命”“心中有信心,脚下有力量”“端正入党动机”等主题党课,参加学院“与信仰对话,让信仰照亮青春”读书沙龙系列活动,“材”德兼备,“化”实相称成长计划的资助育人实践项目的互动座谈会以及主题党日活动。他关心帮助“经困”“学困”“心困”学生,与他们座谈、交流,并以自身的经历体会帮他们释疑解惑。2023年,他和另外两名特邀党建组织员参加了学院动机2班毕业主题班会暨老少共话人生路座谈会,结合成长和工作经验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指点迷津,该活动的新闻被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推送。他还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高校特邀党建组员参加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关工委工作途径拓展研究》《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高校关工委参与学生思政工作的策略与路径》等课题获市教育关工委、教卫老干部处一、二、三等奖。他多次被评为上海理工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办学历史的“火炬手”
为重温学院的光辉历史,弘扬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再现广大莘莘学子青葱岁月求学的难忘岁月,周文铸凭借熟悉优势以及深厚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编撰学院“本科生教育纪念册”及“研究生纪念册”工作中。他和其他老师一起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从学校档案馆翻阅了数以万计的案卷,从20世纪50年代入校的学生档案入手,一摞一摞地将学生案卷进行分批查找、翻阅、咨询、扫描(一份学生档案要扫描三次,成绩单、报到单以及报名照),有的还需到两校合并时的总部去查找、翻阅,然后再对扫描后的资料进行分年级、分班级排版并输入对应学生的姓名及学号,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案卷,纸质泛黄易脆,只能万般细致小心地拆卸扫描后再细微地进行还原装订,唯恐损坏,确保万无一失。冬去夏来,终于完成了“本科生教育纪念册”以及“研究生纪念册”的编撰工作,同时也为学校档案馆完成了本学院的纸质档案完善到电子版档案的工作。
编辑 孔德静